得意忘形

鄭相民家的那隻小可卡,我對它實在是沒有話說了。餓的時候什麽都吃的呀,鄭秀蓮隨手扔在地上的一塊膨化小餅,它卡擦卡擦吃掉了;我見它餓得可憐,從書包里掏出一塊阿爾卑斯,它竟然也似人一般,咯嘣咯嘣地嚼兩下子,就咽下去了。想想我家的小仔,非肉不吃的,有時吃幾粒花生,小時候它很愛吃西紅柿皮。

今天給兩個孩子上課,愈發覺得,HSK實在是垃圾,硬傷累累。不過也難怪,HSK剛出沒有幾年,這其中又多是急功近利之人。

下午懷揣一絲希望去找副院長,結果依舊是碰一鼻子灰,幾欲絕望了。轉身到李索老師辦公室去把發票給李索老師。李索老師笑瞇瞇問,這回買的是什麽書啊?答曰,世說新語校箋。唔,誰的?楊勇的。

於是就楊勇、余嘉錫、徐震堮三人的校注聊了一會,又從余嘉錫扯到周祖謨,從楊勇扯到錢穆,而後起身告辭。李索老師又叫住我,說是電腦的軟件出了點問題。我笑道,原來是顛崽的遺留問題。老師笑,怎么會,是我的問題,是我不會弄。

李索老師去開會了,留我一個人在辦公室里裝軟件。激動不已,能夠為院長工作啊,自豪中。

原來是運行漢語大詞典用的虛擬光驅壞了,再重新裝也不好用,身邊正好帶了我的大兒子苑小盤,於是將盤里的Alcohol52%給老師的電腦裝了上去。而後在桌面新建了一個文本文檔,在里留了留言,寫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文件名寫院長啟。

一切完成之後就跑去超市買掛鉤了,今年夏天大連淫雨不斷,寢室潮得滴水,天花板上的掛鉤在一天夜裡全都掉下來,上鋪的蚊帳於是全都坍塌,早晨起來我幾乎以為自己要被蚊帳捂死。進寢室第一眼先見到四個上鋪慘不忍睹的“帳篷”,像災區一樣。後來陸續拿新掛鉤試過,結果因為太潮,接連廢了兩個新掛鉤。

從超市出來接到李索老師的電話,依舊是無比快樂的聲音,秋石啊,我看見你給我的留言了。院長啟?呵呵,院長,啟啦。

我笑,問老師軟件運行如何。老師說還沒試,如果不行再聯繫我。

掛了電話後有些感懷,現在能夠打電話來回覆學生的留言的老師,大概不多。

再仔細反省,又有些沮喪,每次和李索老師談話,往往從飛揚跋扈至於得意忘形,總忍不住得瑟出我那少的可憐的底子。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在川大訓詁學博士面前。

讓我深深感謝的是,面對這樣一個幼稚的孩子,老師從來未曾計較我的虛榮和失禮。

今天又被問及為何不考教師資格證,簡直失去耐性,好說歹說已經解釋了有大半年了,為何還不能理解,這些證那些證,而一個人一輩子,只需要一張證。

教師資格證、文秘證、報關員、物流師、國家導遊資格證、計算機二級證、注冊會計師證、茶藝師證、日語二級證、公關證、營養師、育嬰師、保安證、廚師證……這些形形色色的證書也許任何一個都能給我一個鐵飯碗。

但是我要的不是這些。這些對我沒有用處。然而,我也沒有辦法解釋我為什麽不需要它們。家裡人誰也不相信我能靠古漢語吃飯。

我不需要一紙證書來證明我的能力,來決定我的將來,來給我生存下去的理由。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是被用來做什麽的。當我不是“被用來做什麽的”的時候,我才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我的價值不是一張花費幾百元考來的證書可以證明。

再過幾個月,我可以證明——除了我自己,我不需要證明。

另,今天天氣很熱,玩水回來翻箱倒柜找到了去年的竹扇。這柄扇子,光榮的記憶,英勇的勛章呵,想想就很自豪。

君子不器、相信未來

又開始晾博客呀 ,唉,實在是不好的習慣——晾博客意味著這幾天我過得很混亂,沒有效率。

學校下來通知,我們這群從文秘過繼到漢教去的,將拿不到教師資格證,想要拿到需要自己花錢去考。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愁眉苦臉。我歡呼雀躍,第一,我終於可以證明我們學校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爲了可恥的就業率虛榮心不把考研學生當人看可是連就業用的一紙證書都沒辦法保證;第二,我也許可以以這個理由再次向老師提出將實習轉成文秘實習這樣我就可以求老師將我調到古籍資料室去,這樣實習的一個月不僅不會浪費,還會有別樣收穫。

在此之前我就央求副院長,我不要教師資格證行么,您幫我轉到文秘去實習吧。副院長說,不行。

遇到很有意思的事情,當我告訴同學我將拿不到教師資格證的時候,他們都會用迷惘的表情問我,那你也拿不到文秘證也拿不到教師資格證啊,你什麽證都拿不到啊。我反問,上大學除了畢業證學位證四級證之外,一定要拿到什麽證書嗎?有幾個大學是這樣的?於是全都默然。

君子不器。

這些天里網絡上的一些事情讓我覺得很悲觀,他們是否能贏過歷史的力量?是否能掩蓋歷史的真相?而我們,什麽也不能說。

想到了食指的《相信未來》——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再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出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鑒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又撥開歷史風塵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於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於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鑒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新詞“被自殺”

語言學群里在討論這個新詞,“被自殺”,一致認為,絕妙,是極好的注腳。

我是很喜歡網絡語言的,極有生命力(少數沒有生命力的諸如火星文之類也遲早會被淘汰),符合漢語發展規律。不過我認為,網絡語言不能稱之為網絡語言,應當稱之為——網絡文字。這時相對來說比較罕見的文字投射現象會表現得特別明顯。

看看,“被自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網絡上牛人多多,佩服,作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只有佩服的份。

偏頭疼、沒有胃口。中午晚上各吃三片健胃消食片,效果并不明顯。

想起一直比較喜歡的一段大連話。念起來很有海蠣子味道的。多年後大概都不會忘記。

沒有用同音假借,因為覺得那樣很沒意思;嚴式國標打不出來;羅馬音不太會……我拿拼音記好了

xiaoguinianer he xiaoxiaer si lao der

xiaoguinianer zhangde xie dai yin qin,xiaoxiaer zhangde ye xie zishi

dansi xiaoguinianer gen xiaoxiaer butai deifu

xiaoguinianer juede xiaoxiaer tai dese

xiaoxiaer juede xiaoguinianer tai laisai

xiaoxiaer guanduo bu xuexi

youyitian shang zixi,xiaoxiaer toutou zai xiamian jianghuer:

xiaoxiaer hen deyide gen xiaoguinianer xianbai:aiwogaoniha,wo zuowan dai de ciguoe,xieshou.

xiaoguinianer buxieyigu:wo zhen rang ni ker le,dai ge ciguoe you shenme ke zhanyang de.wo xie zuoye ne,ni bai lai lao gele wo.

xiaoxiaer bushuang:ni buzhidao,xianzai ciguoe xie gui,ama dou bugashi mai.

xiaoguinianer:ni bai zuahu wo le,ajia menkou xuanle mai ciguoe dele.

xiaoxiaer:ni jihaoge biaole,xianzai ner you mai ciguoe de.

xiaoguinianer hen bunai:bai geyang yin ha,ni jiu bu neng yuqi diaer,wo xie zuoye ne!

xiaoxiaer tiaoxing:ni ge bing’e,name diaer zuoye hai mei xiewan.

xiaoguinianer huole:wo zhen rang ni kai le!ni ge tele yaner,bigezi dou chulaile,hai dai ciguoe ne,wo ni wo dai caoxiedie.

xiaoxiaer:ni ge chaohudane ,aoaer shenme,wo dai caoxiedie,ni dai huolange

yushi,xiaoguinianer he xiaoxiaer ganyijia.

吐出來很多沙子

愈發覺得自己猥瑣。和院長一起吃飯,桌上五人只聽得我喋喋不休,院長依舊是那個樣子,思索狀,安靜模樣,開懷的時候“申申如,夭夭如也”。於是暗自嘆息,選擇了語言學,卻從未學到過語言學家們的內斂和嚴謹,總是飛揚跋扈,何時能有院長三分城府,我也是長大了。

中午吃了很多蜆子,下午趴在水房,吐出來很多沙子,覺得自己很像一隻動物。

雪糕事件

我不愛吃雪糕,今天路過雪糕促銷攤位的時候看也沒看一眼,拎著牛奶回寢室。結果寢室老大說,怎么著也得拎幾根回來大家一起吃。於是和老大攜手到鐘樓廣場蹭雪糕。

昨天的規矩是一人兩支,不可多拿。於是我們先是一人拿了兩根,坐在超市裡吃完了,但後來發現他們居然還有人拿塑料袋來裝的,既然這樣我們也不客氣,兩個人一個人手裡捧五根,一個人手裡捧四根,無限神奇。一路看見滿地的雪糕包裝袋,和拿雪糕的學生。

吃了兩根雪糕,已經讓我很不舒服,然而室友們都沒回來,我和老大坐在寢室裡守著九根冒著寒氣的雪糕面面相覷,怎么辦?快要化了。

於是兩人貢獻出自己的盆盆罐罐盛裝快要化掉的雪糕,老大又吃掉了一根快要化掉的巧克力雪糕,又“喝”掉兩根已經融化在杯子里的菠蘿雪糕,而後艱難地走去洗頭,而後祈禱自己不要一邊洗頭一邊嘴角溢牛奶。我守著大小缽子發了一會呆,又吃掉三根。還剩三根,說什麽也吃不下去了,只覺得都快吃到嗓子眼了。

本來就不喜歡雪糕,這下好了,這輩子都不要再看到雪糕了。偏偏今天水房里又四處討論鐘樓廣場的促銷雪糕。直讓我聽得渾身冒汗。

嚇壞了學生

昨晚讀《漢語同源字詞叢考》,又讀《<說文解字>精讀》,而後很有些感觸,望著被橘黃色路燈投下斑駁樹影的窗簾發了一會呆,莫名其妙給殷寄明老師發去一則短信,大義是求郵箱地址,有問題請教。然而發送報告顯示,殷老師關機了。

事實上,我是有殷老師的郵箱的,網友啼鴉給我的聯繫方式很全,手機、座機、郵箱,都有。只是覺得,以這樣的方式漸入,方不覺唐突。而若是直接發郵件過去,總有不踏實的感覺——在此之前,給若干老師發過郵件,無不泥牛入海,杳無消息。

今天早晨拎著澡筐去游泳的時候發現發送報告顯示殷老師開機了,一陣激動,腳不著地飄飄然朝游泳館方向走,今天路上的草鞋底子特別多,居然看到兩條疊在一起的,我於是興味盎然地撐傘蹲在樹下看了很久。過了一會口袋里震動了一下,又是一陣激動,打開短信,赫然四個字:“您是哪位?”

呆滯半晌,手指啵噠啵噠按動鍵盤,自我介紹,而後說自己喜愛語源學,但音韻方面有欠缺,故想請教老師。又過了一會,從口袋裡摸出手機看看有沒有短信,接下來的事情讓我完全不知所措——這時竟然有電話打來,我一看,目瞪口呆,居然是殷寄明老師打過來的。我忘記走路,站在太陽底下瞪著手機看,像是不認識自己的手機,這……這是怎么回事。

不接也不是,掛掉也不是,響了一會惴惴然接了,用依舊自認為清朗的聲音,喂你好。那邊是殷老師帶著皖南口音的腔調,沉穩。不知為何信號很差,我喂了很久,才知他是要告訴我他的郵箱地址。當時實在是又驚訝又覺不好意思,一個小小的請求竟麻煩殷老師親自打了電話過來。同時又愈發不安寧——是否發短信給老師說事,是不禮貌的呢。是不是這樣打擾到了老師了呢。是不是剛才表現的有些慌亂了呢。

老師看起來一個不經意的恩惠,常常嚇壞了本來就誠惶誠恐的學生呵。

於是游泳也沒有了心情,而我一向不曾好好游泳的,最多可稱為,“玩水”——扎猛子,漂浮,把頭和胳膊搭在岸邊拍水花玩(以前還會跳水玩)——外人看是怎一個無聊了得。

絮絮叨叨

今早又將生物鐘朝前調了半小時,五點起床,竟然不是很困。

CHINA DAILY、VOA、SPARK、古代漢語教程、國標,這是每天必練的項目,雷打不動。最近的項目是音韻學和語源學,捧著聲韻圖窮經皓首,居然嘗試將殷寄明的《漢語同源字詞叢考》中按筆畫排列的聲符打亂再按照聲、韻排列,以窺同源詞之間的音義關係——受到王氏《同源字典》的啓發。真正動起手來才發現卷帙繁雜,這個時候意外發現被我壓在最底層的《上古音系》是極好的參考書,聲符韻部表、上古漢語擬音表,正好用作排列的參照——我自己當然是沒有辦法擬出聲符的聲韻的。

羅賓斯的《普通語言學概論》(《General Linguistics》)和《辭海語源學卷》到了之後又會多兩項浩大工程:嘗試讀懂那本英文語言學著作——一方面是爲了練英語,一方面為複試的專業英語做準備;以及記誦辭海語言學卷中的基本詞條。

其實復旦08年文學語言綜合卷一百五十分里,語言學只占了五十五分,分值最多的是古代文學史,而後是現當代文學史,然後還有些歐美文學、東方文學這些小零碎。起初覺得委屈,這樣考也太散漫了,幾乎是一道題一本書了,但後來想想,唉,這些也都是四年裡學過的基礎內容(除了那個不知所云的“日本新感覺派”)。

只是考得這樣散這樣廣,要背的內容實在太多,爲了二十分要把錢理群的《現代文學三十年》和洪子誠的《當代文學史》或者陳思和的《當代文學史》過一遍,爲了十分要把鄭克魯的《20世紀外國文學史》過一遍,爲了六十五分,要把章培恒、駱玉明的那一套《中國文學史》(上中下)過一遍。

08年考文學史的戰友紛紛抱怨,文綜都死在語言學上了。我當時就暈,語言學才五十五分啊,文學史可是實打實地占了九十五分,同志們,還能有我死得慘么,文學史過不了,語言學考滿分也沒戲——更何況以我現在這個破水平,語言學考滿分簡直是做夢。

嘆氣,復旦的題目真的是好難的,手裡的武大的浙大的卷子都SIMPLE得很NAIVE得很,怎么偏偏復旦那么難伺候?

我自己也不曉得,什麽時候開始變得這樣絮叨這樣不耐煩這樣絕望。唯一沒有改變的,是義無反顧的決絕。

事關音韻

愈發惴惴然,本以為音韻學可以拖後些再補,但是小學本不是可以脫離其一就可研習其餘,正如木桶效應。即便是我比較感興趣的語源學,音韻的介入也是少不得。我現在突然覺得,自己真正喜歡的恐怕是文字學。鍾情說文,對六書懷極大興趣和熱愛,嘗試背說文敘。

其實喜歡什麽都好說,因為本來就沒有入門,現在正是打基礎的時候,無論是喜歡文字、音韻,還是訓詁,目前來講,這三者也都是要學的,以後來講,這三者也都是要學的。真的到了分方向的時候,也是我入門的時候,那時候選什麽方向也不重要了。

不過我現在著實很喜歡普通語言學,以前絕未曾想過,普通語言學會這樣迷人。

最笨的辦法莫過於自己畫韻圖鈕圖,自己畫一遍過後,音韻的經緯在腦海裡就會清晰很多。

今天把《同源字典》前半部分的通論看完了,開始看《漢語同源字詞叢考》,同源字典後半部分,可做工具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