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與委屈

與美國學生有關於中國人吃飯習慣的討論。Adam是韓裔美國人,熱愛中國并捍衛中國文化,認為中國人吃飯時打嗝以及吐骨頭甚至放屁都只是文化不同不可以西方標準衡量之。我聲辯自己絕不那樣做,他聳肩到,那你不是中國人。我聲明,不止是我,你所見到的只是一部份。於是他又拉來別的中國老師拷問,結果是我慘敗。

後來《綠血》里看到一段話,“她(喬怡)從來弄不清自己太醜還會太美,不管走到哪裡,人們總會好奇地打量她,那些猜忌的審視的排外的目光,往往弄得她惶惶然。記得新兵訓練結束,她向人們徵求意見,不少人為難地說:‘你總有點跟別人不同……’只有班長田巧巧爽快地指出:‘你太文質彬彬!你那些禮貌一點也不讓人舒服!’”直到現在,她依然承認田巧巧的話精闢。比如在食堂打菜,她總要微笑著說一聲‘麻煩您’,其他姑娘卻和炊事員大聲笑駡,而‘罵’來的菜,卻遠比她多、比她棒!九泉之下的外婆喲,按她的理想和規範製造的喬怡,在人群中顯得那麼孤獨、落伍!“

這段話讓我倏地回到半年前在外企的時候,boss對我說,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禮貌,這讓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距離,這不利於team的合作。我愣住了,我也不明白為何平時掛在嘴邊的“麻煩你了”居然是teamwork的阻礙。我想了想,搖頭道,不可以。boss說,你必須。

我與陌生人說話之前先說你好,結束之後說謝謝。雖然除了全家的收銀員以外從沒有人(除了學生)回應過我。

我熱愛沒有繁文縟節的高效的合作,但沒有想過赤膊上陣。我尊重不一樣的人,只希望不一樣的人也可以尊重我。

所以有時候我就困惑,並且充滿了委屈。

2 thoughts on “禮貌與委屈

  1. 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礼貌有时候就是为了制造距离,创造回旋空间用的,有人说为何日语里面的敬语如此发达? 地小人多,拥挤不堪,为了制造咫尺天涯的距离,敬语应运而生。 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几个月难得见个活人,陌生相见,都要Kiss!(当然了,是脸不是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