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

好幾次看見北區超市的收銀員是中亞人。漢語很地道,兼之總是低頭,不仔細看不出是外族。只是稍稍恍惚,就想起十年前在合肥某條街上看見的一個外國人。那時候外國人還不多,看到一個大家還會回頭看。那個看起來像印度人的中年男人穿著破舊的白色T恤,費力地蹬著一輛三輪車。周圍人全都驚愕地看著滿臉汗水艱難謀生的他。那時候小城市里的人們對外國人的影響普遍還停留在VIP的階段,所以震驚也是難免的了。只是我每每想起時,總會悽惶。他有沒有親人?如果他的妻子知道他在遙遠陌生的國度做著孤獨的苦力,會不會落淚?他每天晚上孤枕入眠,會不會被噩夢驚醒?他來到言語不同的國度,會不會被語言休克逼得發瘋?

學校裡現在詩音是比較受歡迎的學生,個子小小的她總是語出驚人,中午訂餐時我們總是鼓勵她打電話幫我們訂餐,因為她漢語尚好。昨天我們告訴她要吃什麽,她一一記下,跑過去用傳真機打電話。我們則繼續聊天,她打完電話突然回頭問我們,中國人是不是都不喜歡說再見?我們愣怔一秒,繼而大笑,快要笑出眼淚。打電話到這家餐廳訂過餐的老師學生都熟悉這家餐廳服務員的半死不活的態度,也不追究,唯獨她認真發問了。後來又一個日本小姑娘,指著泡椒牛蛙說要試一試。午餐送到之後她夾著顫巍巍的牛蛙皮問我們這是什麽。有老師擔心她接受不了就趕緊說這是青蛙的皮你不喜歡就不要吃了,扔掉也沒關係的。她還是放到嘴裡抿了半天,最後吐出一根白淨的骨頭出來。後來她忽而說,我很有負罪感。我們都笑了。她又指著餐盒里的牛蛙尸骸,說,我覺得很對不起它。

每天中午給學生解釋菜單上的菜都是有意思的事情。跟學生一一解釋,這是青蛙,這是豬的胃,這是鴨子的舌頭,這是牛肚子上的肉,這不是用口水做的雞而是吃了會流口水的雞……覺得每一道菜都在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學生聽了菜名抱頭鼠竄的,不過更多是安之若素,做出“你們中國人就是什麽都吃”的表情。

這兩天和詩音講了很多器官的詞。說到“膽”的時候自然要說到“勇敢”義,詩音想了半天,突然說,德語里有類似的,不過不是膽,是雞蛋。如果說一個男人膽小,就說他沒有雞蛋。

這個時候我真的要憋成內傷了。

保羅今天中午喝得醉醺醺地來上課。我問他,保羅,你去過很多國家,那麼你覺得中國是不是口號、標語最多的一個國家?

不。保羅斬釘截鐵地說,還有北朝鮮呢!

2 thoughts on “雞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