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注札記(一)

訓詁聲音明而小學明,小學明而經學明。——大王·段注序

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一下義書也,聲類以下音書也,說文,形書也。——元

天下曰從一大,此不從一從史者,吏必以一體,以史為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吏 【不解】

今天看了懸崖上的金魚姬,所以沒寫完,明天罷。

11 thoughts on “段注札記(一)

  1. 回复竹喜山:唐八音是漢語語音發展的一個階段,尚屬於中古音,和普通話差別自然很大,上古音差別更大。

  2. 據說粵語有九個音六個調.閩語有十二個音.嘎嘎我膚淺的人為音韻學比文字學有意思.youtube上有牛人擬音的中古音及及同日語漢音,唐音比較最雷的當然還屬中古音民國國歌

  3. 回复遲訥:问题是唐八音并没有消失,它保留在南方方音里,我本人是南方人我的家乡话里保留了几乎所有的入声发音。用普通话读古诗有很多不押韵,而用南方方言去读却能很好押韵,把普通话作为国语,从学术角度来讲,我觉应该重新考虑。

  4. 还有,所谓的入声脱落 ,只是对于北京话而言,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南方入声没有脱落,它保留得很好,(我说的“南方”指长江以南)

Leave a Reply to 淮南西道黜置使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