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與文明不成熟的看法

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

在現代的韓語中,同樣沒有請唇音、舌上音;

在全世界的語言里,“爸爸”、“媽媽”的發音大同小異,全是重唇音。

我沒有學過實驗語音學,但是是否可以做一個假設,人類從開始直立行走,有了自己的有聲語言開始,發展到現在,恰似人從孩童時期慢慢成長。二者相似之處在於發音方法由簡單到複雜。

正如後來,漢語輕唇音、舌上音的出現——相對於重唇音、舌頭音來說,這些都是比較難發的音。我們如果聽一聽嬰幼兒學語便知,嬰幼兒常常會把舌上音發成舌頭音。

再舉個例子,我聽說,滿語的詞彙中沒有河流的概念性名詞,只有具體河流的名稱。很多年以前我們也是如此,“河”,并非是概念性的河流總名,“江”也不是概念性的江河總名,河是黃河,江是長江,到了後來,江、河變得具有概念性;再說馬,古時候連蹄子顏色不一樣的馬都用不同的詞表示,然而現今都統稱——馬。

駵白,駁。黃白,騜。駵馬黃脊,騝。驪馬黃脊,騽。青驪,駽。青驪驎,驒。青驪繁鬣,騥。驪白雜毛,駂。黃白雜毛,駓,陰白雜毛,骃。蒼白雜毛,騅。彤白雜毛,騢。白馬黃鬣,駱。白馬黑脣,駩。黑喙,騧。一目白,瞷。二目白,魚。

——爾雅釋畜第十九

人類在大自然中,發現表象,擁有感性認識,而後發現客觀規律,有理性認識,詞彙的發展也因此由具體到抽象,由具體到概念。

所以從語音、詞彙這兩方面的發展規律來看,我們是否可以由此得出一個非常不成熟的假設——描繪語言發展圖,通過語音、詞彙的發展程度,看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例如我們可以推出,韓語、滿語都是不成熟的語言,它們大致還停留在我們的中古、上古時期。

那么繼續往下推這兩個通古斯民族,都是“發展中民族”——GDP之類不能說明文明的問題,正如將某個非洲原始部落的孩子拉到文明社會去學習,他也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可能會稍微笨一些吧),只是這個民族的文明、文化還沒有到達而已。

另,頗有些奇怪,遇到了第二個將正體字說成是“古代文字”的中文系學生。

22 thoughts on “語言與文明不成熟的看法

  1. 我妈告诉我,小孩子叫的第一声其实是“爸爸”不是“妈妈”,我们都被电视小说骗了,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学习PS:偶方言里妈妈叫“姆妈”,前面是一个m的鼻音

  2. 轩辕君宇 2008年07月27日 星期日 02:47 | 删除在古代词总是单字,现在则有很多双字或更多字的,这也是一种发展。 ————漢語從單音節詞到雙音節詞發展,是由於語音發展趨於簡單形成的,從中古至今入聲逐漸消失、聲調逐漸減少,等等,都使語音趨於減少,同音詞則大量增加,爲了加強理解,雙音節詞大量增加我記得好像是王力先生說的,漢語語音的發展像個梭子,兩頭細,中間粗

  3. 很多年以前我們也是如此,“河”,并非是概念性的河流總名,“江”也不是概念性的江河總名,河是黃河,江是長江,到了後來,江、河變得具有概念性;非也非也,汉语中很早就有表示河流的概念性词汇,就是“水”。那时候黄河叫做河水,长江叫做江水,汉江叫做汉水,淮河叫做淮水,还有诸如渭水、济水、泾水等等。

  4. 再說馬,古時候連蹄子顏色不一樣的馬都用不同的詞表示,然而現今都統稱——馬。非也非也,从駁、騜、騝、騽、駽、驒、騥、駂、駓、骃、騅、騢、駱、駩、騧这些字的字形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马”这个偏旁,可见必然是先有马这个字,后有这些纷繁的对马进行分类的字。可见至少从文字出现的时候开始,汉语中就已经有马这个总的概念了。

  5. 要论证韩语的低等,不用那么复杂,只要一个很简单却很重要的点就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数字概念的情况直接反应这个民族的文明发展程度。

  6. 韩语中有两套数字词,一套是直接从汉语借用的汉字词,可以表示任意大小的数字。另一套是韩语本身的固有词,但是只能表示一百以内的数字,根本不存在表示超过一百的数字的固有词。

  7. 由此可见,在韩语还处于很低的文明程度的时候,还没有超过一百的数字概念的时候,就开始受到汉语的强烈影响大量借用汉语词汇了。这不仅说明了韩语的低等,而且说明了新罗人固有文明程度的低等。

  8. 呵呵,水、馬,皆是形符,而聲符才是他們的語源,水、馬這些形符都是後來加上去的。舉個例子,骃,我們可以推測,因為與因為的因同聲,它可能上古就寫作因,後來爲了區別詞義,才加上了一個形旁,這是形聲字的一般來源,不可本末倒置

  9. 有没有請唇音、舌上音,这个和文明程度没关系,我知道非洲有两种种族,他们的发音很奇特,是很相似的不同叫声所组成的语言,这个很像人类早期的语言,这个和文明的发展程度还有点关系,但其实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音素数量相差不大,都有基本的辅音和元音,这已经足够了,多一个,少一个差不了多少,并不是本质上的区别。

  10. 其他的,到还有点靠谱,但这个只限于别人某一段时间的文明程度,当年英国人也是公认的蛮夷,人家还不是搞出了工业革命,拿N年前的历史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你和棒子的心态也差不多了。

  11. 可以構擬的,是否和古音一樣,就沒有人知道了,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和古人差距不會太大,因為都是成系統,可以互證的

  12. 在全世界的語言里,“爸爸”、“媽媽”的發音大同小異,全是重唇音。——————错了。“爸爸”、“媽媽”是从英语里翻译过来的。不是汉语的固有词汇。北方话里“爹妈”是固有词。其他地方的不详。

  13. 呵呵,在漢語里,和爸爸、媽媽同音的是父、母,他們古音一致,是同源詞。即使是音譯過來的,漢語怎可能為一個音譯的詞造字呢,是不是。

Leave a Reply to Erick Baau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