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老子》
昨日晚上,熄燈前的幾分鐘,沒有找到新概念英語第四冊,於是隨手拿起《老子》來看,翻到了這一段文字。反復吟詠,感慨良久。祖先縂是在我不經意的時候給我啓迪。漢人不似蠻夷好戰並不是孱弱的表現,只是漢人已經走過了靠掠奪獲取生命的階段,在人文素質發展到明白了文治武功之間的關係時真正看懂了戰爭而已。
正如錢穆所說麽,蠻子掌權有兩大特徵,一為好淫,二曰好殺。……
上古,天地洪荒。兵者,未尝不是不祥之器,可是人们无论蛮夷与汉人都不曾提及,难道是人们没有经历过么?人类进步,越来越注意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有了这个不祥只说!!
止戈為武,漢人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是因爲漢人比其它民族進步得早。蠻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自然窮兵黷武了。證據就是我在博文裏引用的錢穆老先生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