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閑

清晨的時候,夾在擁堵的車流里沿著南京西路慢慢淌過去。日照已開始有熱力,靜安寺的金頂變身小太陽,明晃晃地刺著立在馬路邊等綠燈的路人。出租車艱難地移動到華山路,百樂門帶著殘妝慵懶地立在靜安寺的身後。

行到北京西路,見到鄭世超,他給了我書展的票。我與他一同過了馬路,然後告別。他去衛生局,我繼續沿著常德路往南走。越洋廣場高大的建築和醒目的標誌在北京西路就能看見,以往常來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剛被太陽炙烤的路面開始被勤懇的寫字樓白領腳下的高跟鞋單鞋皮靴來來回回踩踏,整個南京西路都蒸騰起忙碌的氣氛——畢竟這裡是寫字樓王國。

我一點也不想掩飾自己對南京西路的喜愛。更不想掩飾對他的喜愛主要原因在於綠化帶上的植物。刷成白色的木柵欄呈現出北歐風格,裏面栽種若干種層次錯落的植物——隨時令有變化,每換一種都讓人眼睛一亮,賞心悅目。今天看到的是絳紅色高大的葉子植物,旁邊點綴矮小雪青色花朵,再往下垂下果綠色藤蔓。格調贊得讓人想不出詞彙來誇獎,只恨不知是哪位園藝師的匠心和妙手。

繆繆尚未營業,波特曼里的星巴克已經開始排隊,隊伍不遠處高教檯前的一位中國男士一手端著牛角可頌一手擎著咖啡落座,模樣頗類林保怡。我忍不住多看了他兩眼。我從不認為這里是星巴克是咖啡館是波特曼就會有什麽豔遇或故事,但風景是一直都在的,就如旁邊那堵巨大的讓整個波特曼如山中仙境的水牆。

如果不是書展,我大約也不會有別的理由再次來到南京西路。波特曼對面的上海會展中心,俄式建築,戴顆小紅星,又名“友誼會堂”——也就不難猜她的年代——和大連的人民文化俱樂部差不多,友誼會堂也是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中毛——哦不——中蘇友誼的紀念性建築。

老馮說內部穹頂上繁複纏繞的花紋他可以觀賞一下午。彼時我們正走過禮堂中心水晶吊燈的下方。書展已經開始,人潮湧動。

One thought on “半日閑

Leave a Reply to 浊花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