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促進會、冰粥、古建築

中午的時候李成老師打電話來,說是大連市民俗文化促進會讓我今天下午去開會,我苦笑,好啊,我這就搭乘神六飛過來。

開會內容是商量中秋節祭月的事情,這等事情若不去我豈非要撞死,於是急得要跳樓,李成老師說別急,然後將李副會長的號碼給了我,讓我聯繫。

於是巴巴地打電話過去,對方很客氣,讓我將策劃發來。

將策劃發了過去,又覺得不放心,這時候想起湯老師,他很可能是民俗文化促進會的呢,於是又給湯老師掛了電話,湯老師告訴我他不是民俗文化促進會的,但是合作過,問我聯繫你的人是不是姓李,我驚異道,是,是。

湯老師指點了幾句後掛斷了電話,我覺得很有趣,看來我每週往大連市內跑,還是很有用的,認識那麼多奇妙領域的人,互相交錯、蔓延。

今天在我的書房裏看見了一小盒我的舊東西,小橡皮小卡片之類,裏面有一張冰粥的優惠券,舒適的藍色讓我一下回到我的高中時代,放學後和狐子背著書包穿過熙熙攘攘的女人街,手裏握著香噴噴的芙蓉蛋捲一路咀嚼——女人街口的陳三光芙蓉蛋捲,真的是非常可口,偶爾跨進精品店對掛在牆上的髮卡一番評頭論足,女人街上,最好的兩家精品店,一是MEDS,還有便是紀念日,我更喜歡紀念日,因為我愛她的名字——范範的歌還沒出來時,她便叫這個名字了。

前幾日帶鴻翼穿過那逼仄的女人街,卻發現那明黃色的紀念日招牌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顏色豔俗的招牌,上面寫著“隨緣”兩字,看起來似乎是個美甲店。我大為傷心,鴻翼抬頭眯著眼睛看看那招牌,笑嘻嘻說,算了,“隨緣”吧。

啊,似乎是,跑題了,我和狐子穿過女人街,到了金寨路上,有時候便會鑽進好利來餅屋,買一盒顏色繽紛的冰粥,兩個小妮子於是站在三孝口車站,咯嘣咯嘣地嚼著,絮絮叨叨說些瑣碎,時而望望車來的方向。

下午安徽電視臺放了《千年醉翁》,講的自然是滁洲的豐樂亭和醉翁亭,醉翁亭果真是飛簷翹角,與醉翁亭記中所述無二。

又想起了鴻翼給我發的若干道州還有荊州的古跡照片,努力從中理出一些中國古建築的頭緒出來。

道州

這是寇公樓,寇公,自然是寇准了。

文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