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思维

記得中微子的新聞甫一出來就有人為此寫了一篇議論,最後一段話頗有意思,“這就是這個新聞的爆炸性!它一旦被證明正確,將摧毀我們全部的知識系統,而且摧毀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的根基。特別它將摧毀整個科學的根基,因為“觀察”,成了不可靠的認知方式!這個概念一旦變成事實,哇,世界知識領域炸窩了。奇怪的是;中國人對此似乎並不關心。可見知識在中國並不重要。”

這段話很有意思,作者似乎對“中國人”的漠然態度不以為然,但前面成群結隊出現的打感歎號毫無疑問又是他所謂的“中國人”的作風。——一旦有新的理論出現,立刻就天崩地裂,萬劫不復——完了,以前學的都不對,我們知道的都不可靠!

新東西出來立刻有人對著舊東西黯然神傷覺得往昔時光浪費了,或者乾脆拒絕接受新東西的,不在少數。列維布留爾認為後者是導致中國人滿足陰陽風水而科技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我覺得這兩者並無本質差別,至少他們都認為新東西是可以憑空產生的,舊東西是完全浪費時間的。

看《金枝》的時候看到原始人的種種固執愚昧行徑,聯想到至今仍有人固守可悲可鄙的陋俗,就覺得可氣又可笑。直到翻到《原始人的遺澤》這一章,才覺得頑固的並非原始人的思維,因為現代文明的思維也是從巫術、宗教、禁忌的泥潭中走出來的,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只是弗雷澤認為,“應當受到嘲笑和責備的不是那些設想出淺薄理論的人們,而應是那些在更好的理論提出之後仍固守那些淺薄理論的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